图片
32、太阳与阳明合病者,必自下利,葛根汤主之。患者既见太阳经的表证,如恶寒、发热、无汗、头痛、项强等,又见阳明经的里证,如身热、口渴、目痛、鼻干、下利等。若下利为主,则表现为“必自下利”;若呕吐为主,则表现为“不下利但呕”;热象显者加石膏(防化热入里)。太阳与阳明合病的病机是表邪未解,内迫阳明,导致里气不和,升降失常。由于太阳主表,阳明主里,表邪郁于肌表,不能外解,内迫阳明,影响胃肠功能,导致下利或呕吐。具体而言,太阳病邪未解,直接侵犯阳明经,导致表里同病。阳明主胃肠,其经气不利,传导失常,水谷不别,津液下趋,从而引发自下利 。此外,太阳之邪郁于表,肺气不宣,大肠失于通降,亦可导致下利。治疗上以解太阳表邪为主,表解则阳明之里自和。若见下利,用葛根汤以解表升阳,止利;若见呕吐,用葛根加半夏汤以和胃降逆。若见喘而胸满,属太阳表邪盛,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。太阳与阳明合病的关键在于表邪未解,里气不和,表现为表里同病,但以太阳病为主,阳明病为次。若表证不罢,可微发其汗;若里证明显,可清热和胃。必自下利“自下利”,非误下或邪气入里化热所致,而是表邪直接导致里气失调的自发下利,也就是腹泻。 表闭,津液代谢失衡,太阳表闭无汗,津液不得外泄,下趋大肠成湿浊而利。 也可以认为是阳明经气抗邪于表,胃肠阳气暂虚,运化失职,清阳不升则下利 。肺与大肠相表里,太阳表邪影响肺气宣降,间接导致大肠传导失常。这里有一个疑问,“太阳与阳明合病者,必自下利”,太阳和阳明合病,就一定会出现下利吗?胡老就认为太阳阳明合病,不一定下利。如果下利的话,可以用葛根汤。其实33条就说了,“太阳与阳明合病,不下利但呕者,葛根加半夏汤主之”。合病是表病与里病同时发作。如果是表未解,然后传里,这是太阳和阳明并病。常规传经顺序:太阳→阳明→少阳→三阴,体现由表及里、邪气深入的趋势。合病属“邪气甚” :两经同病反映邪势猖獗,正气尚能抗邪于表,未全入里。 对于病邪传变,可以做如下预判: 若下利伴高热、渴饮,提示邪将化热入阳明腑。 若利下清稀、脉微弱,警示可能直传三阴。用葛根汤,通过解表升津,使内陷之邪从表出,表解则里自和 。葛根升清阳止利,麻黄散表邪,共复脾胃升降 。证型太阳阳明合病(葛根汤证)阳明腑实(承气汤证)太阳表虚兼利(桂枝人参汤证)条目第32条:太阳与阳明合病者,必自下利,葛根汤主之。第321条:“少阴病,自利清水,色纯青,心下必痛,口干燥者,可下之,宜大承气汤”163、太阳病,外证未除,而数下之,遂协热,而利下不止,心下痞硬,表里不解者,桂枝人参汤主之。病机表闭里气失调燥热结于胃肠脾虚寒湿兼表邪下利特点清稀、无臭、无肛门灼热热结旁流(臭秽、灼肛)溏泻、腹痛喜温表证无汗、恶寒显著无表证(但热不寒)有汗、恶风舌脉苔薄白,脉浮紧苔黄燥,脉沉实舌淡苔白,脉弱下利,也有多样,要辨明病机。表邪直接扰动里气,而导致下利,非传变所致。葛根汤以解表升津为法,体现“表解里自和”的治则。中医是科学,不是玄学,辩证要准确,内在逻辑、病机要搞清楚。理法方药四位一体,方能合于中医之道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